目前分類:中華文化叢書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內自訟齋詩文集全四 /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

周凱(1779-1837),字仲禮,號芸皋,又號撈蝦齋,別署內自訟齋。浙江富陽人。清嘉慶十六年(1811)進士,選翰林院庶吉士,散館授編修。道光二年(1822)由編修授湖北襄陽知府,遷湖北漢黃德道。十年,補福建興泉永道,駐廈載。十二年,澎湖大饑,奉檄赴澎賑卹風災。冒風濤之險巡視各島,親自散賑,不假役吏。並識拔諸生蔡廷蘭,教以作文讀書之法,其後以甲科出宰江右,有政聲,人稱凱有知人鑑云。十三年,署分巡臺灣兵備道,時值張丙事變之後,搜捕餘黨,撫定民心。回本任,上臺地應行興革事宜十二條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劉家謀全集彙編 /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

劉家謀(1814-1853),字仲為,一字芑川,號九十九峰散吏吏,福建侯官( 今福建福州)人。生於清嘉慶十九年(1814)花朝後一日,即二月十六日。讀書於福州鼇峰書院,道光十二年(1832)中舉,時年十九。之後五應禮部試,皆不第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張景祁詩詞集 全二 /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

張景祁(1830-1904),原名左鉞,一作祖鉞,字蘩甫,號韻梅,又號新蘅,浙江錢塘( 今杭州市)人。為薛時雨(1818-1885)門人,同治三年(1864)拔貢,十三年(1874)進士,選庶吉士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斯未信齋全集 /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

徐宗幹(1796-1866),字樹人,號伯楨,又號峙之,自稱斯未信齋主人,江蘇南通州( 今南通)人,清嘉慶二十五年(1820)進士,歷山東曲阜、武城、泰安三縣知縣,遷高唐、濟寧知州,擢四川保寧知府,兼署川北道。居官廉,所至有聲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泰雲堂集 / 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 

孫爾準(1770-1832),字平叔、一字萊甫,號戒庵,築室名曰:泰雲堂、海棠巢。江蘇金匱( 今屬無錫)人,孫永清子。生於乾隆三十五年(1770),嘉慶十年(1805)進士,改庶吉士,散館授翰林院編修。十九年知福建汀州府。二十四年,遷江西、福建按察使。隔年,尋擢福建布政使。道光元年(1821)調廣東布政使,擢安徽巡撫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陳清端公詩文集 /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

陳璸(1656-1718),字文煥,號眉川,廣東海康縣人。康熙卅三年(1694)進士,授福建古田知縣。四十一年調知臺灣縣事,清操絕俗,慈惠利民。念商艘水丁,重困窮黎,詳請豁免。公暇引諸生考課,以立品敦倫為先。夜躬自巡行,詢父老疾苦。聞讀書紡績聲,則重予獎賞,有群飲高歌者,嚴戒諭之。歲祲,設法賑貸,發倉平糶。旱則日食脫粟飯以自勵。會水漲潰隄,勢逼倉廒,躬親土石,士民莫不爭先趨役。四十二年行取,授刑部主事,歷郎中,充會試同考官,出為四川提學道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釣璜堂存稿 /全五 /《清代宦臺文人文獻選編 版主概要》/ 龍文出版

徐孚遠(1599-1665),字闇公,晚號復齋,江蘇華亭(今江蘇上海)人。崇禎十五年1642)壬午鄉薦舉人。徐孚遠與夏允彝、陳子龍等同組「幾社」,並列名為「幾社六子」;又與其弟徐鳳彩、徐致遠並稱為「雲間三徐」。福王弘光元年(順治二年,1645)五月南都不守之後,徐孚遠與摯友陳子龍、夏允彝共同謀畫勤王之事,並組織松江起義,舉兵抗清。隆武元年(順治二年,1645)八月二十五日,吳易軍在長白蕩被吳勝兆所敗,徐孚遠子世威亦殉於震澤之難。松江起義失敗後入閩,道信州,謁黃道周;黃道周極為疏薦,除天興司李。隆武二年(順治三年,1646)正月,徐孚遠上水師合戰之議,擢兵科給事中,從大學士張肯堂由海道募舟師北征,為鄭芝龍所沮,不成行。

文章標籤

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