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文不墜兮史長存  

臺灣文藝叢刊(1919-1924) 創刊百年紀念複刻版序/薛少奇

    四五百年前,隨著閩粵先民的逐漸移入臺灣,中華文化也隨著移民渡海傳承延續,在臺灣發揚光大,這應是無庸置疑的。但是當臺灣歷經多次外來民族統治,外來文明移植,形成多層次的臺灣文化後,臺灣後代對傳統文化似已開始淡化,對中華文化或避而不談。其實從歷史淵源及文化傳承而言,是不能完全抹除或淡化中華文化的移入跟傳承貢獻。沒有中華文化的初步傳入,沒有漢人的早期移入,臺灣無法發展成現在的多元文化,而這些多元文化就形成了現在所謂的臺灣文化。追本溯源,中華文化絕對是臺灣文化的核心。

    臺灣傳承的中華文化,已融入民眾之生活生命中,習焉而不察,用之而不知,已存乎心而發乎外。那臺灣的中華文化在哪裡呢﹖不只是簡單說臺灣人的姓氏淵源是來自炎黃中原,也不是說有民間傳統年節慶典民俗祭祀是中華文化,甚至廣泛說來,儒釋道耶回的宗教,媽祖關公的信仰,都不能說就能代表是中華文化的傳承。那要如何證明中華文化在臺灣傳承之源及深呢?那只有藉助這幾百年來的文獻籍冊、譜牒族譜、典章制度、文化活動、文史記載、文人傳記、自印文集等史輯材料,來還原先民移入的文化傳承與保存發揚過程,來佐證中華文化在臺灣的持續存在與綿延傳承價值。

    一個有效的統治政體,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為發展基礎,形成自有獨特文明,才能久遠。臺灣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不安,社會動盪,造成海峽對岸各地移民的逐步湧入。歷經荷西據台、鄭氏王朝統治,清朝於1683年正式設置臺灣府,1885年臺灣建省,屬清朝統治。1895年割讓日本之前,漢人更是大量的移入,中華文化隨之在臺灣逐漸播種深耕,根深蒂固,繁衍扎實。從政府民間的官宦施政奏摺、文人士子研讀、教育考試制度、民間文化活動來考證,來觀察,那都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內涵,為核心的歷史證明。臺灣龍文出版公司已有出版《清代宦台文人文獻選編》28巨冊及《清代宦台文人文獻續編》25巨冊,都可以觀察研究當時中華文化傳承、紮根深化之真實。

    1896年起,至1945年,日據時期共五十年。乙未割台之勢既定,臺灣文士雖懷有淪亡棄遺之苦憤,只能化悲痛之心,為傳承文化之願。期望藉助自我熟悉之傳統詩詞文學,以文化傳播方式,將被異族統治下之淚水,思懷北國故土之悽楚,轉而為詩為文,並以漢文字發表,以示不忘本。當時全台南北詩社林立,齊聚一堂,散居各地,吟漢詩,學漢文,期望中華文化能不墜於異族之手。而龍文出版公司亦已出版《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》,凡九輯180巨冊。將三百年之臺灣先賢文士之詩作,彙整為研究中華文化在臺灣傳承之文史資料。

    日據五十年,中華文化是以漢文化的名稱在臺灣表述,如漢語、漢文、漢服等。漢即是中國,和是指日本,以有所區別。當時由於東西文明、文化的交流,知識文學的衝擊、衝撞,文化思潮摩擦難免,但是也給臺灣的中華文化元素裡添注了新動力。而臺灣當時雖是在日本統治下,但是對歐美新知訊息的輸入、傳播、學習、研究以及發表文章論著,除了政治時事約束外,並沒有太多限制,這些都直接間接也引起了現代與傳統的矛盾或衝突,這些新知資訊傳播研究,大多數自然是以日文報紙、雜誌等刊物傳播居多。

    處於東西文化、新舊文學、漢日語文衝擊,臺灣各地有識之漢學碩儒文士也想要在保存漢文化使命上有所作為。於是正好在日據五十年的中期,於1918(大正七年十月),臺灣中部地區的文人士紳:林幼春、蔡惠如、陳滄玉、林獻堂、陳基六、傅錫祺、陳懷澄、鄭汝南、陳聯玉、莊伊若、林載釗、林子瑾等12人提議設立臺灣文社,目的在於鼓吹文明,以及維持傳統文化。1919年,臺灣文社議定創刊發行《臺灣文藝叢志》,以漢文發行,表面上是「鼓吹文運,研究文章詩詞,互通學者聲氣」,直接間接翻譯傳播了歐美的文化思想,科技新知識等文章。其實最重要的使命,就是以漢文字發表,維繫表面是漢學,裡子是漢文化的傳統文化而不墜。《臺灣文藝叢志發刊序》中特地注明要「探求經史之精奧,發為文學之光華,不特維持漢學於不墜,抑且發揚而光大之。」(根據枕山(陳滄玉)所撰)。漢學就是漢文化的實質表現,維持漢學不墜,就是要維繫漢文化於不墜,漢文化就是中華文化。當時先賢的努力維繫漢學精神毅力,已為臺灣歷史傳承,文化延續遞變,貢獻卓著。

    巧合的是,在《臺灣文藝叢志》發行期間(1919~1924),中原大地也發生兩件大事,就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,以及19217月的「中國共產黨」成立。這都是對中國舊有思想文化、社會制度,甚至政治生態等都產生品質變化,並注入了新的翻轉活力,逐漸改變了中國整體命運。日據下的臺灣本島也在1921年十月,由蔣渭水等成立的「臺灣文化協會」,為爭取臺灣的命運而奮鬥。歷史在變化前進,維繫文化也一直在努力。

    《臺灣文藝叢志》發刊共六年,期間有脫刊、更名等,凡68期。每期都以文壇、翻譯、徵文、征詩的欄目版面為主。徵文部分,例如第2期有「孫子吳起論」、第22期有「讀過秦論書」徵文,正取十名,還有備取。篇篇讀之有物,言之有理,今日觀之,仍有寫作參考價值及時代創作意義。而征詩部分,都是文學底蘊扎實的大詩家精心詩作。至若邀稿寄稿投稿詩作部分,每期詩詞都是精挑細選的詩家佳作,如「岳墳吊古」、「題駱賓王集」、「吊鄭延平王故壘」等,都是漢文學,也就是中華文化詩詞的表達形成。

    而在文章方面,每篇引經據典,舒懷暢志,有古典雅韻,有時代風味,讀之沉醉其中。也有不能明言時局之引古諷今之作。如大正十年(1921115日發行之第三年第一號文藝叢志,有一篇署名「鯤海一鱗」作家,仿照梁啟超的《中國魂》,也發表一篇《擬祭中國魂文》,文中有:「亞洲諸國,惟君最大」、「合漢滿蒙回藏,縱橫數萬里,疆域不為不廣矣。五族之民,號稱四億,生齒不為不多矣。人種之優秀,學術之高深,製作之完美,風俗之淳良。人傑地靈,盡美盡善,出類拔萃,冠絕寰球」、「何以土廣民眾,山明水秀之中華,自廿世紀來,國權墜落,國威蕭索,其地位反不若渺小僻狹之邦」、「國魂有知,正宜效劉琨之聞雞起舞,發憤為雄,以副四億萬人之希望」、「同居東亞,痛癢相關,輔車之誼,唇亡齒寒,一聲長嘯,叱君大夢早回」、「北望雲天,滿腔熱血,魂如有知,盍醒來乎。」等字句,通篇流露出被割據給異族統治的無奈心情,而期望祖國母親強大的無言呼喚。

    如今在臺灣各種前賢文史文學資料日益散佚,保存不易之時,龍文出版公司能再斥重資購買完整65期原書(含叢志、旬報、月刊。應為68期,遺逸3期未收),並以原書掃描編印《臺灣文藝叢刊(1919-1924)—創刊百年紀念複刻版》全套精裝17冊,共4300餘頁。此複刻版能再接續明清、日據,以至於補綴出版戰後來台之各時期先賢文士文學作品,相信對喜愛及研究臺灣文學者,是很好的研究寶典。同時將臺灣的古典文學、日治時期文學,以及光復後迄今的現代文學,能合三為一完整系列。此舉對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承發揚、保存緬衍過程跟時代影響,也有更明確的文史依據。

    龍文出版公司發行人周昆陽先生,也是臺灣文史關係研究書院董事長,畢其一生,堅持「不容青史燼成灰」信念,能禮聘鴻儒學者研析彙整,搜羅散佚原書斥資輯印,分階段將臺灣先賢之文學文獻、族譜譜牒等史料彙集出版,只是希望藉由搜集完整的各個時代文獻史料的記載,將臺灣的漢文化傳承或是整合後的臺灣多元文化,作一個扒梳整理的整理編印,供研究臺灣文史文化者,能有較完整參考資料;也期待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能購置典藏借閱,共同為研究保存各時期之臺灣文學,以及發揚中華文化於後世之使命而努力。

【作者:薛少奇/中華多元文化藝術復興協會理事長、臺灣文史關係研究書院院長】

IMG_1861.JPG

IMG_1859.JPG

IMG_1860.JPG

arrow
arrow

    中華多元文化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